在奥克兰北岸地区,Kristin School和Pinhurst School已经成了近两年众多华人家长追求的目标,越来越多的华人新移民的孩子进入这两所私校就读,华人学生占比越来越高。
我们了解到在北岸家长群里,有的家长以为这样不好,华人学生扎堆“一下课就说中文”,有的则不以为然,认为不必要有这种担心。另外,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话题也是家长群的热点。
那么,私校是怎么看到这个问题的?是否学校内部都存在一个设定华人学生比例的内部政策?
带着这些问题,近期赶在下周一开学之前,我们采访了其中之一Pinhurst School的校长Alex Reed,请他谈谈对华人学生和家长的看法。
对于外界传言,北岸私校里的“中国孩子比例越来越高,甚至到了一半”。校长Alex Reed说,在该校的小学低年级是存在这个现象的。
这一方面是因为周边家庭有学龄孩童的新移民比例在近年来增加,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华人家长主动选择的。
Alex Reed说,“我很难给你一个非常确切的数字,因为学生的人数总是在发生变化。确实,这两年华人学生的增长非常快。目前来看,小学阶段的华人学生比例确实更高一些。我们现在小学1-2年级的华人学生大概有50%,到了5-6年级,华人学生大概是30%左右。”
因为有些私校会限制总体的亚裔学生比例,作为一个内部的政策,这种做法是否今后会被越来越多的私校所采纳呢?
Reed校长表示,他没有想过这种做法,也不认为针对族裔设置cap是正确的做法。
“我们不会给学生的族裔构成设什么比例,我也不觉得中国学生比例多一点或者少一点有什么问题。”
他说,他的学校的华人学生,大部分都是本地出生或者年纪很小就跟着父母移民过来的,大部分都是会双语的(其中主要是普通话,少数是广东话),而“英语同时都很棒”。
所以,“华人学生有时候会一起玩,但是我看到他们之间大多用英文交流。我觉得,每一个学生及其家庭,不分族裔,都是学校的财富。我们致力于推动学校的多元文化,限制华人学生的比例不符合我们的理念。”
不过,不对本地生源限制,并不代表不对国际留学生比例限制。
和许多新西兰学校一样,国际留学生会牵涉到食宿安排、融入支持、特别课程等,因此大部分都有一个比例限制。
据校长说,该校目前850名学生,大约有60名国际留学生。学校的国际生cap是控制在10%以下。
“这不是说我们不欢迎国际留学生,而是因为只要接收了一名国际生,我们就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设施与课程支持,例如Homestay和ESOL课程,并为他们将来学习规划提供支持。所以,从目前学校的资源来看,10%是就是上限了。”
中文教育对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挑战
作为高尔夫神童Lydia Ko的母校,这所学校也受到韩裔家长的关注。不过,少数族裔多的学校,家长都有一个期待,就是能否学好母语。
据了解,在这所私校,要求学习中文的家长也在增加中。
据介绍,目前该校3年级到11年级的学生都以选修中文课。“而从明年开始,1年级到13年级都可以选修中文。”
不过校长承认,目前中学高年级报名学中文的比例不高,高的都在小学阶段。这也和近年来低龄华人学生入学多相关。
同时,像所有在学校里包含中文课程的学校一样,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也是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难点。一方面是华人家庭的孩子基本会说会听,只需要学校读和写,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零基础希望从头学中文的学生。“设计出不同的学习进程”一直是这些学校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。
新一代华人家长已经不止关心学业
在很多人眼里,华人家长的传统形象就是只关心学业和弹钢琴的虎爸虎妈们,但是这似乎和Alex Reed校长的印象不太一样。
“以我多年对华人家长的观察,我觉得人们不应该对华人家长有刻板印象。华人家长确实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重视,但是其他族裔的家长也有同样的诉求。我觉得所有家长都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不同。”
他说,华人家长希望孩子学业好,也同样希望他们快乐。事实上,华人学生也非常热衷于体育和音乐。
“在小学部,华人学生打Netball,参加长跑等各种活动,与KIWI学生没两样。高中部的学生里,打篮球、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华人学生非常多。我还看到有华人学生打曲棍球,橄榄球,并不存在所谓的‘华人孩子不爱运动’的情况。”
他认为,从学校的角度看,华人家长唯一的弱势就是交流不自信,不知道怎么和学校交流,或者不了解这里的教育体系。
“很多华人家长自己是新移民,没有接受过新西兰本地的教育,对这里的教育体系不是十分了解,所以有时候他们会不够自信。但他们愿意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,并希望孩子们快乐成长。”
为此,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和家长的沟通工作,“我们也想从学生和家长身上学到东西。家长可以尽可能地与学校老师和管理层沟通,因为我们的观念是教育是相互的。”Alex Reed校长最后说。